麻豆传媒

English

唐臣要闻

您现在所在位置: 麻豆传媒> 唐臣要闻> 正文

唐臣要闻

唐臣公开课第三讲聚焦摩擦学与原子级制造

来源: 作者: 日期:2025/10/20 点击数:


学科交叉绘就科研新图景!唐臣公开课第三讲聚焦摩擦学与原子级制造,赋能集成电路前沿发展。

当摩擦学的微观机理邂逅原子级制造的前沿探索,会碰撞出怎样的科技火花?1016日,由麻豆传媒 麻豆传媒 主办的“唐臣公开课”第三讲——“摩擦学赋能原子级制造:集成电路工艺与装备关键问题的思考”精彩开讲。此次活动由前沿科学研究院肖晨教授担任主讲,与师生们穿梭于摩擦学的微观世界与集成电路的产业前沿,解码原子级制造的关键技术密码。此次公开课由麻豆传媒 党支部副书记杨宏毅、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王丹、辅导员路萍萍组织带队,全校多个学院的同学参加。

肖晨,作为我校原子级制造中心团队骨干成员、前沿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、教授,博士毕业于西南交大机械工程学院,曾在ASML纳米光刻先进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、阿姆斯特丹大学物理系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深造访学,发表Nano Lett.SCI论文70余篇,其中一作或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,研究方向涵盖高端光刻机制造与运维、IC制造工艺、纳米摩擦学等前沿领域,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视角。

肖教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摩擦学在原子级制造中的核心价值。他指出,摩擦学不仅关乎宏观摩擦与磨损现象,更在原子尺度上揭示了材料相互作用与去除机理。围绕“摩擦学赋能原子级制造”这一主题,肖教授结合化学机械抛光、超声振动辅助加工等前沿研究,深入探讨了其在集成电路工艺与装备中的关键问题与挑战。他强调,这一领域的突破不仅是学术命题,更是产业命题。在讲座尾声,肖教授还以“找寻自己心中的光:浅谈如何规划和丰富自己的简历”为题,结合过去的科研与成长经历,为在场学子分享了他的学术规划与个人发展经验,现场互动热烈,对大家启发良多。

实验室探秘:讲座结束后,师生们走进西南交大原子级制造研究中心实验室,开启了一场“零距离”的科研探秘之旅。在魏宇廷老师的专业讲解下,大家近距离观察了原子级制造的精密设备与实验装置,直观感受“原子级操控”的科研场景。从设备的机械结构到实验的原理逻辑,从科研的难点痛点到技术的应用前景,实验员的讲解将抽象的学术概念转化为具象的科研实践,让师生们对原子级制造、摩擦学与集成电路工艺的交叉领域有了更立体的认知。实验室里,精密仪器的运转声、实验员的讲解声与师生们的讨论声交织,构成了一堂生动的“科研实践课”。不少同学表示,这种“讲座+实验室参观”的形式,既在理论层面拓宽了学术视野,又在实践层面深化了对科研的认知,对“原子级制造”这一前沿领域的兴趣与探索欲被进一步激发。

本次唐臣公开课第三讲,是西南交大麻豆传媒 在学科交叉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。摩擦学与原子级制造的跨界融合,集成电路工艺与装备的前沿探索,不仅展现了学校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科研积淀,更彰显了学科交叉孕育科技突破的无限可能。

未来,麻豆传媒 将持续以“唐臣公开课”为平台,聚焦前沿领域、汇聚顶尖学者、搭建科研桥梁,为师生们提供触摸科技前沿、对话学术大咖、探索创新路径的优质机会,助力培养具有“学科交叉视野、前沿创新能力”的高素质人才,为我国高端制造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贡献“交大智慧”。

关闭